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陶罐鉴定,小谈古陶器的仿品该怎么鉴别

大家好,陶罐鉴定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小谈古陶器的仿品该怎么鉴别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陶罐鉴定和小谈古陶器的仿品该怎么鉴别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1、文章中的图片全部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不讨论真假,敬请谅解!

2、陶器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陶器的出现代表着人类文明重要的发展进程,古代陶器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随着历史的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的瓷器,陶器作为一种文化和文明,在现代我们会把它作为收藏品来珍藏。说到收藏,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仿制品,说到仿制品就不得不提到怎么去辨别。陶器种类依各时期的制陶工艺发展水平及时代风尚而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地域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是我们首先要加以分析的。今天老卞就跟小伙伴们说一说这陶器的鉴别。

3、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因工艺水平低下、种类有限。比如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陶器多为手制,器形以深腹盂为典型。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或马家窑文化陶器用泥条盘筑,慢轮修坯,器物以彩陶罐、彩陶壶、彩陶盆和尖底瓶为主;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陶器以手制夹砂黑陶为主,最典型的器物为三足器;山东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由慢轮发展为快轮拉坯成型。商、周时期的陶器品种显著增多,大体与同时代的铜器形式相似。酒器中的陶爵、觚;饪食器中的陶鬲、鼎、甑、罐;水器中的陶壶、瓮及陶制工具等都有发现。

4、陶器的作伪在早期并不被人所重视,因制器复杂,价格低廉,收藏的人数极少,所以造伪的方法不多,也不常见伪作。但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民间的文物收藏正兴起一股热潮,许多人加入收藏行列,加上受到文物走私的影响,文物不断升值,陶器价格随之上涨,市场上也就相应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真假难辨的陶器。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的甘肃彩陶,由于分布广、数量大、品味高、类型全、精品多,构成了其绚丽多姿、异彩纷呈、魅力独具的特点,为世人所瞩目。因此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彩陶仿制品。最初出现的赝品纯属新仿制,仿造品的造型都比较奇异,如马家窑人头瓶、水波纹大盆、尖底瓶、半山类型的旋涡纹罐、鸟形壶等等,多属于纯工艺品,稍有鉴定常识的人一眼便知是新工艺仿制品。

5、现在的彩陶作伪跟过去不同,有了专门仿制的作坊,不少作伪者学习过绘画,所以制作和绘彩的水平很高,而且彩陶作伪出现了许多新的手法,作伪的彩陶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因此识别彩陶作伪方法,已成为当前陶器鉴定中的重要工作。彩陶的鉴定首先应考虑陶器本身的特性,以下就从陶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方面介绍几点陶器的鉴定方法。

6、胎质:远古先民制作的彩陶,选用经河水冲积的优质陶土,纯净无杂质,烧制成的陶器质地非常细膩。因受手工制作或慢轮修整的局限(贴敷、捏制、泥条盘筑、轮制),胎质厚度不均匀,器形有歪口、腹部凸起、凹进变形或整体外倾等现象,其内胎多见轮行轨迹、手工盘制痕迹,外胎光滑透亮。由于当时烧造技术条件差,烧造温度相对较低,烧出的陶器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此外陶器在地下经过几千年埋放,其陶质中许多化学物质已经被其他物质吸收,胎质显得疏松、质轻、有透气性,这种现象与原始人用柴火烧制陶器有直接关系;用手敲打器身会发出低沉的沙哑声;用手掂陶器感觉重量比较轻,无压手感;用水打湿陶器,能嗅到一股微弱的土香味;仔细察看陶器表面,会看到细小的针眼。

7、伪造的新胎,首先,给人的感觉是胎质光滑、坚硬,陶质密度较高,外观整齐、规整。在重量上比真品沉重,其内壁有高速轮制留下的痕迹。其次,表面有白色粉末状伪装土或土浆状皮壳;整体上没有几千年的沧桑感,多是现代人高速轮制、煤火、电力高温技术的产品。尽管伪装得很真实,但仔细辨别依然可以找出它的破绽。

8、造型:真正古陶给人的感觉是古朴、淳厚、自然、柔和、饱经沧桑、无生硬感。远古时期,因没有标准尺寸概念,制作出的彩陶器,不可能出现同一规格、同一造型及同一图案。先人制作陶器时采用捏塑法、敷泥脱胎法、泥条盘筑法,使用原始慢轮修整,制造出的陶器胎壁厚薄不匀,表面有凹凸感,器形不太规整,存在器身歪斜、高低不等和圆器不圆等情况。因当时工艺水平有限,生产的陶器内接口处多粗糙,瓶口不十分圆润规整,两边的瓶耳多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且大小不一。

9、彩绘:不论何种纹饰都采用天然矿物颜料,色彩分黑、白、赭、红等。天然矿物颜料烧结在彩陶表面,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绝无掉色现象;彩陶所绘纹饰是当时各氏族或部落特定的氏族标志,如西安半坡彩陶主要绘人面纹、鱼纹、变形鸟纹;马家窑彩陶主要绘旋涡纹、蛙纹、网格纹;辛店彩陶主要绘双钩纹、太阳纹、鹿纹、鸟纹、狗纹等;大汶口彩陶主要绘八角纹、变形花卉纹等等。绘画手法自然流畅,不生硬,不刻意描绘,甚至有些绘画流露出童真的稚趣。

10、仿品如果是用墨汁画彩,一见水就掉色;如果是用丙烯颜料画彩,一经火烧就脱落;如果是用胶水调广告颜色或国画颜料画彩,效果可以达到以假乱真,但它绝不会像真陶那样能吸收水分。

11、陶器表面特征:古陶器大多都是先民的日常生活用具,在埋入地下之前,器身有磕碰痕迹,长期使用后器身有自然磨损现象;有与空气、水、油脂等物质接触而产生的“皮壳色浆”。彩陶埋入地下几千年,在土质含碱性、酸性较严重的地下长期积淀,地下潮湿形成的泥浆、土类、沙粒等含碱物质合成后侵蚀到彩陶上面,致使彩陶局部表层出现土锈,由于形成时间较长,侵蚀较深,很难用水清洗;另外真品内含泥土和阴湿形成的地气味,不呛人。

12、首先,伪造这类皮壳者,多使用农药中的二铵、尿素、化肥或含碱、醋类较强物质,再掺上水进行多日浸泡后也会出现类似状况的皮壳,但有刺鼻的气味。其次,选择含碱性较强的阴湿地带埋在土里,经多日后也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皮壳,两类伪造方法都时间短,侵蚀浮浅,稍加清洗便会清除掉。

13、再有就是用木胶、乳胶稍加水稀释成浆状,外用不规则的刷子刷上去,用灌浆方式以饰其表,这类方法分两种情况,即回窑类和不回窑类。所谓回窑,即色彩与皮壳处理后,再回到高温炉窑内烧制,这样一来,后上的色彩、皮壳坚实牢固不易清除;而不回窑就是不经过高温炉窑处理,皮壳与色彩易清除。

14、鉴别此类伪品也不难,要知道木胶、乳胶经高温会被吸收或熔化,只有搅拌的沙土物质尚存,但因没有侵蚀性,清洗两三次很容易掉落,用盐酸加水清洗可以一次性清除;而不回窑一类的仿品用热水清洗就可清除。

15、彩陶上草根纹多见,这是因为彩陶与各种植物茎根常年在地下共存,年复一年,草根生长的痕迹在彩陶表面留下纹理,并且浸透很深,有压印上去的感觉。有的草根纹已深入胎内,对彩陶的色彩有所破坏,这种草根纹大多形成千年,不易清除不易模仿。有这种草根纹的彩陶必定是真的。

16、伪造的草根纹,首先在器表伪造一层土状皮壳,再用手工压印草根纹,因此,没有深进底胎的感觉,而是轻浮于皮壳之上,如果用水反复冲洗,草根纹会随着伪造皮壳的消溶而脱落;有的伪造者将伪品埋在多草地带,经过一段时间后草根生长的痕迹也会浮现在器表,但与真品相比,浅显轻浮,没有凹印的力度,所以鉴定此类纹理多以入木三分、犹如凹印其内为标准。当然也有一些形成年限短、草根纹浅浮的彩陶,这多为后期形成,比例很小。

17、此外,鉴别这类草根纹要注意它的局部性特点,它的埋放地理环境是否存在草根生长环境,这直接决定着彩陶哪个部位出现草根纹或草根纹的形成数量。

18、综合彩陶的作伪手段和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9、仿制:作伪者利用现有土质制作成型后,仿绘花纹,烧制近似于真品的彩陶器,再进行精心做旧。做旧手段多种多样,有的将白乳胶加少许水泥涂在上面,有的用草灰进行打磨使部分色彩脱落,给人感觉是真品,看上去既有几千年来沉积的碱垢,又有历经沧桑、色彩脱落的感觉;还有的故意将刚做的陶器打碎后重新粘接起来,使人看起来不像是新制作的一样。

20、辨伪方法:仿烧制品的成品经做旧后虽然与真器陶质很接近,但是有一定的差别,此类假陶器的胎质新,颜色发黄,绘制的花纹色彩过于鲜艳,显得稚拙、呆板,线条缺乏古人流畅潇洒的韵味,也没有文物的古朴感。有的器物还新创作一些雕塑图案和纹饰,推新出奇冒充真器,但这些图案在出土的大量彩陶真器中并不见同例,因此此类假陶器相对容易识别。

21、真坯胎后绘彩:有的在古人没有绘制色彩的素陶器上绘制新彩;有些彩陶因为年代久远且出土于潮湿土中,造成纹饰剥落不清或出现破损,作伪者磨掉原有纹饰或在旧纹饰上重新绘彩;或将彩陶上纹饰不好或色彩脱落部分打磨掉(没有色彩的地方不动)后,模仿真品纹饰重新绘彩。

22、辨伪方法:后补的胎质与原陶质在色泽上存在明显差异,后补彩的颜料色泽与画工都和真彩存在明显差异,新绘色彩较原有色彩过于艳丽,而且现在的绘制技术和颜料色彩与古人的流畅飘逸和古朴自然相差甚远,仔细对比是能够区分的。有的伪品模仿技术很高,由于胎体本身是真品,所以具有较大的欺骗性,识别这类假彩陶需要细心观察,认真加以辨识。

23、修复加补彩:彩陶在地下埋藏了几千年,除自然损坏之外,出土时人为损坏的情况也很严重,有些出土后已残缺不全。作伪者粘接补彩的方法是将残破部分重新粘接在一起,然后在粘接的结缝处两面开斜槽,再用相同的土进行粘补磨光,缺彩部分上新彩,新彩部分再做旧;或将破碎的陶器碎片粘接成器,再在表面刷上泥浆,以掩盖粘接的痕迹。许多收藏者对这类伪作不能辨认,难免上当受骗。

24、辨伪方法:真陶器可以水洗,此法制造的假陶器一经水洗则色彩尽失,粘接痕迹显露无疑,这是最直接有效的识别方法。

25、总之,彩陶的鉴别比其他古文物鉴别相对来说较容易掌握,只要收藏者用心研究,多观察,多比较,多接触实物,了解作伪的手段,便不会上当受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