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高进忠?父亲高进忠的从军经历

大家好,关于高进忠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父亲高进忠的从军经历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父亲高进忠,1945年2月离开山东宁津老家参加八路军,当时在八路军山东军区渤海军区一分区宣传队任宣传员,80年代初他讲过第一次经历的大的战斗就是无棣城解放:“无棣城被咱们围了,敌人突围,突围的火力打得天上一片红,那阵势!头一次见到这样的阵势还真紧张。”

1945年9月13日~9月17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部队在山东省北部无棣地区对伪军的进攻作战。

1945年春季,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无棣邻近各县伪军纷纷溃逃,寻找靠山。伪军顽六旅张子良趁机收编了1800余人。6月张子良部改用“冀察战区挺进第十纵队”旗号,张子良任少将司令。不久,日军向铁道沿线集中,张子良乘机进驻无棣城。

张子良进驻无棣城之后,鲁北各县被共军击溃的伪军和残匪相继来无棣。张子良看到昔日的顽六旅已扩编为号称万人的“浩荡大军”,顿时不可一世。他一面做着“长治久安”的美梦,一面加固城池,抢修工事。他把由青色古砖砌成、高大坚固的城墙加宽到六至七米,加高到18米;城墙附近的民房全部拆除,城墙四周开辟为开阔地;东西两面的水沟池塘相连,形成天然屏障;县城的六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周围挖有25米宽、5米深的护城壕,壕内遍插竹签,灌满污水;城边还筑有陷阱和明暗活力点,设置了鹿砦、梅花庄等障碍物;城墙的四角上筑有20米高的塔楼,塔楼四面都是黑洞洞的射击孔;城北北极庙和城东南的天齐庙均坐落在数丈高台之上。

特别是东南方向的唐朝建筑海丰塔,高达30米,登上塔顶部,远可以瞭望无棣城外方圆几十里,近可以用火力控制六关及城东南附近的几个村庄;城内伪县政府和张子良“纵队司令部”附近筑起4个直径20米的大碉堡。张子良狂妄地称无棣城是攻不破的“金汤城池”。

从1945年8月底起,渤海军区部队对残存于根据地内的伪军积极展开进攻。9月初解放惠民、济阳、齐东、盐山、宁津等地,残余伪军望风披靡。

中共反攻大军的节节胜利,使张子良开始深感时局不妙。他曾多次巡视无棣城内外的防卫设施,并进行了周密的军事部署。他派他的所谓精锐部队第一支队张化南部驻守在城内四个大碉堡附近及其他要害部位;第二支队罗景奕部驻守东关;第三支队和第五支队的程汇川部以及赵仲顺、牟松山部驻守南关、东南关和海丰塔、天齐庙;第三支队的艾传圣部驻守西关;张观亭部和姜学孔部以及警卫大队高炳辰部为机动部队;第七支队吴赞勋部驻守北关。

另外还派出少量部队驻守城东北方向的石三里村和城东南方向的小马家村,这两处兵力似两个触角,伸向无棣城外围;在北面距城10多里的信阳城和大庄,也分别派驻少量部队,用以监视和牵制共军的兵力。

当时张子良是这样分析的:“南门防御工事坚固,守备尽系吾师之精锐;共军以概略与我相等之众围某等之城,已力之穷矣,焉能死扑南门。若至,乃如以卵击石者也。此违兵家之常,故决计不会在南门冒进耳......”至此,驻守无棣城之张子良部仍拒不向解放军投降。

1945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初六)这天,部队在行军途中接到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关于攻打无棣的命令,各军分区主力部队、各县独立团、独立营以最快的速度向预定地点集结。当天各部队和民兵都陆续到达预定地点。第一、四军分区战士和来自无棣、阳信、沾化、庆云的3000多名民兵开始围绕无棣城挖掘近百里长的封锁沟,还在重点地段修筑高垒,以便监视城内敌人与堵截敌人突围。尽管张子良时常派人打枪放炮和出城骚扰,但施工照常进行。

9月12日凌晨,渤海军区主力部队中的主力-特务营奉命抵近无棣城东南天齐庙附近,按照杨国夫司令员的指示,正在准备切断埕口至阳信的公路,关上无棣南大门。忽然,侦察员报告,在距3华里的小马家村发现一股敌人。特务营三连连长宋家烈命令速把这一情况向上级报告。

这时离天亮只有一个多小时,必须迅速包围消灭这股顽匪,切断小马家与天齐庙守敌的联络。战士们利用青纱帐作掩护,悄悄摸进小马家村口,活捉了敌人的哨兵。当三连冲进村内后,敌官兵还在酣然入睡,在战士们的刺刀下,一个个乖乖的做了俘虏。

有一个小官模样的蹲在地上呆头呆脑的直唠叨:“见鬼、见鬼”原来他们的上司张子良在11日下午的通报中还说:“方圆150公里之内无一共军。”城里八角楼还唱了半夜的大戏,谁知一觉还没醒,就做了俘虏。到晚上攻城大军完全切断了无棣城与东、南、西三个方向的一切联系,回民支队也一举攻破石三里,逼近北关。至此,共军对无棣城的合围已形成。张子良部6000余人被中共大军装进了口袋。

9月13日上午,张子良命令他的部队在几个方向进行出击,妄图试探共军的主攻方向,都被攻城大军迎头打了回去。唯有城南的40余名出扰之敌,共军将其放到大马家村西侧一线,准备将其俘获,以了解和核实城内六旅兵团的守备情况。

当这伙敌人快要接近共军阵地时,城内守敌慌忙开炮,几十发炮弹在他们头上落下,大部被炸得血肉横飞,剩下的几个跑回城去。从此,张子良部固守六关,再也不敢出击。

无棣城外只有天齐庙和海丰塔仍被他占据。天齐庙是张子良的重要外围阵地,海丰塔的屏障。要想拿下海丰塔,就必须先占领天齐庙。张子良的部下赵仲顺和牟松山依仗明调暗堡在此据守。

14日9时,军区特务营对天齐庙守敌发动了突然进攻。无数门大炮一齐向天齐庙开火,张子良部也地向共军阵地倾泻炮弹,海丰塔守敌居高临下向攻城大军压制射击。300多名敌兵嚎叫着向军区特务营进行反扑。共军利用残墙断壁英勇地反击敌人。敌尸在阵地前铺了一层又一层。反扑的敌兵在攻城大军猛烈的打击下,终于跨下去。

张子良为夺回天齐庙,又开始组织新的反扑。他命令部队用集团式的往前拥,拉锯般的与共军进行反复拼杀。张子良200多名敢死队员在督战军官的威逼下,冲入共军阵地。三连连长宋家烈一面下达战斗命令,一面抓起一支冲锋枪闯入敌群左右横扫。指战员邢义善和副指导员王久寿也率领共产党员们冲入敌群,全连战士同敌人展开了肉博战。战斗一直持续到15日凌晨,反扑之敌全部被共军消灭。至此张子良部署在南关的预备队已消耗殆尽,再也无力与共军争夺。

天齐庙的战斗为共军攻占南关,全歼守敌,夺得了前哨阵地。南关是张子良在南面煞费苦心经营的屏障。攻下南关,南城门即在共军各种火力的直接控制之下。因此,张子良在南关也拼命争夺。

15日上午,渤海军区特务营和直属团分别对南关和古塔之敌同时发起攻击。爆破组在攻城大军密集炮火的掩护下,利用沟渠、土坎,一个接一个地扑上去,炸开了六旅的廘砦和外壕。部队借着腾起的浓烟直扑南关街里,与敌人展开了巷战,逐屋逐院地消灭顽抗之敌。

战士们把小包炸药和手榴弹扔进六旅借以顽抗的院子里,从窗眼里塞进屋内,在爆炸后的瞬间突然而入,多数顽抗者被击毙。幸免于死的敌兵向城里溃逃,守卫南关的六旅头目程汇川也随逃敌遁去。这时张子良见外围阵地全部失去,下令把南城门吊桥拉起,并用机枪迎头乱扫逃回的士兵,妄图迫其与共军死拼。这些士兵进退维艰,别无生路,纷纷向共军缴枪投降。

此时渤海军区直属团经过艰苦激烈的战斗也攻下了古塔,其余各关也相继被攻城兄弟部队攻破。至此扫清六旅外围的战斗已胜利结束。无棣城的五个城关失守,6000余残敌拥挤在约四分之一平方公里的水城里,惶惶不可终日。

这时的张子良已不象往常那样自信,他在共军强大攻势下已变得头脑发昏、精神痴呆。共军围城之初,他还认为凭着深沟高垒、明调暗堡和装备精良的人马,完全可以和共军抵挡一番。面对城外各据点一个接一个地土崩瓦解,手下垂头丧气、愁眉苦脸,想到自己的万贯家财及新娶的姨太太,终于横向决心:坚决抵抗,一旦失利,立即率部突围。

张子良寝食不安,其他头目更是个个心焦不堪。敌兵副司令员冯立刚愁云满面,一副一筹莫展的神态;敌兵头目程汇川兵败南关只身跑到“司令部叫苦不迭;艾传胜、吴赞勋蓬头垢面、浑身泥土,狼狈不堪;伪沾化县长王浩然则气急败坏地向张子良要求率部突围。

张子良内心里盘算着突出重围的求生之路,但又假装镇静,严令“坚决顶住!”15日夜,他和几个亲信马振儒、姜学孔等头目们策划,妄图由姜学孔率部从北关杀开血路逃走。但姜学孔等刚溜出北城门,就被共军猛烈火力迎头打回。张子良第一次突围计划失败。

张子良突围不成,又返回司令部找到他的亲信:占卜算卦的韩炳华,询问凶吉。韩炳华忙占一卜,果然凶多吉少!张子良听后心情紧张,黯然神伤:天命如此,岂能违抗?

这时,正值马振儒在场,他不无惊愣的猜度:堂堂的司令为何如此相信占卜算卦!这时,天空黑云越来越低,雷声、闪电越来越近。突然,一道雪亮的闪电,紧接着又是一声霹雳。张子良不禁在众匪面前喃喃自语:“糟了,糟了,天鼓响了!"城内六旅残部又是一夜没睡。

当敌兵残部官兵们得知他们的司令曾伙同几个敌兵悄悄突围溜走的勾当后,个个怒不可遏。16日早晨7时左右,敌兵头目程汇川、扬子兰等赶到张子良司令部,一见到张子良就一齐放声大哭大叫,并质问张子良“为何自行率部突围?为什么昧着良心将为他效劳多年的弟兄们抛弃?”张子良又气又恼,又羞又愧。他自知理亏,不敢发作,只是任凭手下数落。

最后,张子良不得不咬着牙大声宣布:“坚决抵抗,决不逃走,谁若离城半步,概以军法论处!”他强打精神,率领众头目到各阵地巡视,被共军海丰塔上的瞭望哨发现,立即开火攻击。张子良和冯立刚一面命令部下组织抵抗,一面掉头窜回司令部。

16日上午9点多钟,张子良见到城内官兵慌乱状态不断加剧,便把他的参谋长马振儒找来连问:“能不能支持到天黑?现在怎么办?”马振儒说:“此时如果共军的攻势稍一加强,就会有失城的危险。”并提出:“突围一下看看。”张子良立即把警卫大队长高炳辰找来,令他保护自己由北关西侧突围。

张子良把他的小老婆及三小姐带在身边,并在自己腰里藏上一块金条和一个银元宝,率300多人由北门拼命突围。他们刚出北门约半里许即遭到一军分区独立团迎头痛击。三连一排战士一齐开火,机枪射手李欣章端起机枪向六旅边冲边扫,大片突围六旅官兵中弹倒下,张子良被当场击毙。

张子良死后,他的副司令冯立刚继续指挥残部反击,至17日晚19时30分战斗基本结束,敌副司令冯立刚等5000多人被浮,1000多人被击毙、击伤。无棣城被彻底解放,张子良伪国民党保安六旅覆灭。

1945年8月,山东军区将滨海一分区机关和滨海6团、滨海13团及独立3团合编为山东军区第一师,师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副师长兼参谋长李梓斌,下辖一团(团长曹灿章、政委唐青山),二团(团长江拥辉、政委高先贵),三团(团长刘善福、政委钟生栋)。

一师于8月20日攻克胶县,9月6日解放诸城,9月25日包围了青岛外围据点伯儿镇,正在准备进攻的时候,26日下午1点接到山东军区特急电令;“军委决定你师停止向伯儿镇守敌总攻,部队立即进到诸城东北之铺上地区集结,准备挺进东北。”下午4点师部召集各团首长开会,决定晚8时秘密撤出阵地,9时撤退完毕。

为保证部队能顺利完成进军东北的重大任务,师党委采取了分级动员的方法,首先召集营以上干部会,由师长、政委亲自动员,统一了认识。接着各团、营、连分别召开干部会,进行动员,然后才将中央命令传达到全师。

(时任3团4连指导员的苏章回忆录中说:当时没有向连队传达进军东北,只是说进到平津附近执行重要任务,到了渤海区南皮县时才向连以上干部交了北上行军的底数,所以后来干部、战士说是被上级骗到东北的。为此1947年初,师首长在阿城中学召开的群英会上还进行了解释:当时没向下传达是为了保密,是为了部队行动安全的需要,是为了完成向东北进军的战略任务,不存在欺骗的事情。)

10月5日早5点一师离开铺上地区,向黄县龙口方向前进,日行70里。部队按军区规定:每人只带一支枪,每连只带2挺机枪,每营只带2挺重机枪,团带4门迫击炮,多余武器完好无损的移交滨海军区。

7日到达宿营地,刚架好电台,就接到军区转来的总部特急电报,大意是:国民党3个军向邯郸进攻,决定你师明日起改向邯郸方向,加速前进,准备参加邯郸战役。

师首长看完电报经研究后,做出四条决定:

一是部队从8日起向邯郸方向前进,日行80至90华里;

二是听从党中央毛主席的指挥,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三是部队动员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提出向津浦铁路前进,然后再提出向邯郸方向前进;

四是采取一边走一边动员的方法。

10日晚到达商河地区又接上级特急电报,大意是:平汉路及太行上党地区作战即将展开,你师就地待命并迅速领发棉衣,而后行动另定。师长当即决定以天齐庙为中心调整部署,并于11日召开团长、政委会议。会上,除了对前段行军作了总结外,主要是研究了棉衣问题。

为保证我师需要,山东军区紧急电令渤海军区采取特别措施,把准备发给二线兵团的棉衣拨给我们师。渤海军区的被服厂离这里很远,而且棉衣还没有做齐,渤海军区便连夜组织大车将半成品及布匹、棉花等送到一师驻地,动员所有能做针线活的妇女连夜突击,要求一周内做好交给部队。

到天齐庙的第6天棉衣就做齐了,每人的被子里又给絮上了两斤棉花。

19日上级电报来了:上党战役胜利结束,毙、伤敌4000余,俘31000余人,太行我军攻克平汉线上沙河与邯郸之间的洛关,全歼5000余人。要一师向南皮、香河、玉田、迁安方向前进,由冷口出关,每日行程60至70华里。

(苏章回忆录中说:部队进到南皮县休息了两天,在这里给每人发了一套土黄色棉军服、一顶棉帽子、一双单鞋。部队进到丰润时听群众说八路军在山海关和中央军打起来了,第二天出发的路上,上级命令:部队经迁安、建昌营从冷口出关进入东北。)

20日部队由天齐庙出发北上,进入渤海区一分区南皮县境内,部队在此休息了2天,父亲所属的渤海一分区宣传队被编入一师(女同志未要),一师留下了5挺机枪。第2天连以上干部到师部驻地听取了渤海军区党委书记景晓村的形势报告和师首长的讲话:

主要讲了我军先机进入东北,对推动全国解放的重大关系及深远意义;

讲了党中央进军东北的决心,派20多中央委员和10万部队、2万干部;还讲了东北物产丰富、交通发达,苏联出兵缴获了大批日军装备等我们去换装;针对部队山东籍干部多的特点,专门讲了东北是山东人的第二故乡;还说了山东7师于10天前进到山海关和兄弟部队已经会师,准备抗击蒋军的进攻;还说这次各解放区进军东北的部队,大都是有红军时期的老底子,经过抗战发起来的主力部队;要求大家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定、军委的命令,在限定的时间内将部队带到东北。

通过这次会议干部们的心里亮堂多了,经过先党内后党外的向下传达后,干部战士的行军和准备打仗的情绪更高、更稳定了。

部队从南皮出发跨国津浦铁路进入晋察冀。走到文安、霸县地面时,美国飞机时而高空飞行,时而低空盘旋,越靠近平津时,美军飞机临空次数越来越多,为防意外上级通知改为夜间行军。

当部队夜里行军到永清东北时,一片通明的北平城万家灯火引人入胜,东南方向的一片闪闪发亮的天津夜景也尽收眼底。好奇的干部、战士边走边议论开了,有的说:咱们若能进北平城逛逛、再洗个澡那该多好;有的说别急,到关外改装后保证先拿下北平城、天津城。

在廊坊以东的东马圈和豆张庄之间,部队夜间通过了平津公路,途经香河于20月28日进入玉田县。在这里遇上了由延安去东北的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同志。师首长被召去汇报部队情况时,邀请这些领导同志给部队干部讲讲话,他们欣然答应了。他们的讲话对部队挺进东北是很大的鼓舞,大家认识更明确了,信心更足了。一师后面跟进的是黄克诚的新四军3师部队。

父亲生前说过:黄克诚的新四军3师穿的是灰色衣服,咱们1师是黄色的,1师有7000多人,新四军3师下面有几个旅,有3万多人,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军。

部队在玉田休息2天后继续出发,改为白天行军,加快了速度,日行80里,连与连距离拉大,注意防空。部队途经丰润时,白天短多了,早晨出发天还很黑,到宿营地时早已是伸手不见五指了,天气也越来越冷,迁安附近村庄稀少,加大了住宿密度,很多同志睡到地上,有的住在牛棚或苞米楼里。大家走了一天路很累,可一想到离东北越来越近了,浑身都是劲。

11月4日部队从冷口出关跨过长城进入热河境内,沿青龙、建昌县一带人烟稀少的山区行进。

11月22日一师由西向东行军,二团于兴城以北的旧门附近与国民党52军遭遇,激战3小时,毙伤200名,俘敌少尉副官等41人,敌退守兴城,李介祥老人说我方负轻伤的有多少不知道,但重伤不能走的有100多人,他当时任护理排长和一师宣传队一起护送重伤员到朝阳后方医院。

山东一师10月5日从山东诸城之铺上地区出发,途经高密、昌邑、寿光、商河、宁津、南皮、文安、霸县、廊坊、香河、玉田、丰润、迁安、青龙、建昌,跨胶济、越津浦、过平津,历经48天,行程2500余里,胜利完成了从山东到东北的战略跃进。

父亲生前说过,一师从冷口出关后不久(1945年11月22日),在旧门和国民党52军打了一仗。国民党部队的领子上有牌牌(领章),咱们部队插上去,把52军的行军纵队从中间截了一段,开始抓了不少俘虏,后来敌人越来越多,抓的俘虏又跑了不少。战斗期间,某团首长(可能是2团政委李际泰)指着一个山头说,这个山头很重要,是这一带的制高点,要占领它,可是下面的营长是老红军,资格比他老,没听这个,结果吃了亏。

李介祥老人曾经对我说过(有录音):“旧门这一仗,咱们死、伤了多少不知道,只知道重伤不能自己走的有100来个,是他任排长的护理排和1师宣传队的人护送重伤员到朝阳的后方医院,旧门附近有个小镇子叫“钢屯”很特别,现在还记得。

这个后方医院是个架子医院,器材不缺,但医生、护士少,伤员送到后人家不让我们走,要求我们留下来一起治伤员,朝阳和义县不是通火车吗,宣传队的人坐火车到义县归了队。过了年,伤员治的差不多了,1946年的4、5月份,我们闹着要回老部队,国民党当时把锦州、沈阳都占了,我们最后坐火车绕了一大圈,从承德、赤峰、通辽、郑家屯、白城子、到了长春、问的中央委员李富春,他说1师在梨树县,我们又坐火车到公主岭,抓老百姓的大车回了家。”

父亲宣传队的老战友陈大权曾对我说:出冷口的时候,路旁立着个指示牌,写着“梁梁部向什么方向前进”(梁兴初任师长、梁必业任政委),俘虏里有一个敌人军官还不服气,在去朝阳的沿途有土匪打枪。

旧门遭遇战是1师从山东到东北后打的第一仗,无论书籍还是网络上都资料很少,敬请知情者补充赐教。

下面引文是时任国民党军52军2师师长刘玉章回忆录节选,虽然没有提到在旧门遭遇战,但背景交代的比较具体,斜体字部分应是旧门遭遇战的时间点。

匪放弃山海关后,向兴城逃窜,军以第195师留驻山海关,余均展开追剿,在前进路上,曾与第13军相遇,我军装备与军容,甚为逊色,同属国军,何竟如此。尤以当时最为急迫者,厥为冬服,尚未得换发。前进至距兴城约50-60华里之绥中,据报兴城有匪盘据,军卽命第25师以攻击行动,由正面拘束牵制,命我师(欠第5团,该团为军预备队)从兴城以西地区,向匪右侧背迂回包围,然后与第25师前后夹击,期一举捕捉而歼灭之。

师奉命后,由兴城西方山地小道,秘匿绕行200余华里,于第二日黄昏前,到达兴城侧背的旧门附近,当命各部队隐蔽集结,派出多组情报人员,分路向兴城及锦西方面,侦察匪情,统限22时归报,期先明了匪情后,再定计划行动。入夜后,各组遵限先后归来,均谓兴城及其附近之匪,大部业已他窜,余亦在准备撤退中。

适于此时,得知第5团奉命,卽前来归建。我综合研判,兴城之匪,必因受我第25师正面压迫,以将主力撤往锦西,仅留一部,与我保持接触,在此匪情骤变下,翌晨本师如仍遵原令对兴城攻击,战机已失,几等于无的发矢,我乃独断专行,实施越点像锦西迂回攻击,虽超出命令范围,然与上级歼灭匪军之意图相符。遂召集团长及主要幕僚,研究指示,并下达命令,同时向军长报告,不料无线电陈旧故障,无法发报,但我毫无犹豫,决心依然仍按计划向锦西急进。并派得力军官随带战士2名,在宿营地,等待第5团交付命令。……”。

(本文主要根据凌少农回忆文章“从山东到东北”和苏章回忆录“烽火岁月”整理而成)

高进忠同志:1922年出生,山东省宁津县人,1945年入伍,1947年入党,历任山东八路军一师宣传队宣传员,东北民主联军一师宣传队分队长,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六团教导员,三十八军一一二师炮团后勤处处长,内蒙古建设兵团一师二团团长等职。1983年离休。离休前为三十八军一一二师炮兵团团长。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荣立大功四次、小功十一次。1955年国防部授予大尉军衔。1988年中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2012年去世。(星蓉苹果丰县李娜提供资料)

关于高进忠,父亲高进忠的从军经历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