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4时,在青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当日值班员王菲坐在电脑前,正在观测每一个监测点,并认真地做着记录。“一只、两只、三只……”“你瞧,今天的鄂陵湖天气晴朗,虽已进入冰冻期,但湖面上仍然能看到水鸟活动,这应该是赤麻鸭。”王菲一边说,一边用鼠标进行360度的全景监测,瞬间,在黄河源——鄂陵湖监测点实时画面上,我们清晰地看到,蔚蓝天空下,“黄河源头牛头碑”巍然耸立,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冬天的昂赛,雪山峡谷,松柏葱郁……当电脑画面切换到昂赛澜沧江大峡谷实时监测点时,我们看到,松柏叠翠的峡谷两侧,马鸡悠闲地“散着步”。就如同今年4月,在昂赛澜沧江畔,我们亲眼所见的现实回放。
“现在我们只要每天坐在电脑前,就能实时监测到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变化。尤其是,今年8月,当我们在五道梁监测点看到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大规模迁徙的画面时,真的为之一震。”王菲说,震撼的不仅仅是藏羚羊大规模迁徙的壮观景象,更是“互联网+”带给环保人的新理念、新思维,那是一种全新的转型。
无论是三江源画面的实时获取,还是视频对话的通畅,自然都离不开青海环保云平台的技术支撑。
今年年初,国家印发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各地环保系统也纷纷印发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环境信息化正如火如荼开展,这使得构筑环境信息安全系统显得越发紧迫。
位于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青海,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之一,伴随着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开展,“互联网+”同样也成了青海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互联网+’提升全省环保业,从国家行业管理层面入手,基于国家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等政策,结合青海省环保系统自身的信息化基础与实际需求,最终决定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实现信息化建设的三大转变。”作为青海环保以信息化推进转型的IT架构师,青海环境信息中心主任李宏奇娓娓道来。
2011年,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建立起覆盖省、州(市)、县(区、行委)的环保业务专用网络,奠定了青海环保行业以信息化促进环境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2012年底,青海省环境保护厅综合信息化(一、二期)建设项目实施,充分利用环保信息化云平台和高性能计算平台,对省内水、大气、噪声、固废、核与辐射、土壤、危废、自然生态等环境要素形成全面统一的数据汇聚和智慧应用,显著提升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管、综合管理和科学决策能力。
2013年起,响应国家环保云建设要求,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集约型环保云,开始尝试将分散在各个部门、业务单位的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并经过大量调研,确定了“统一管理、分云建设”实现云计算中心一体化架构的建设思想。
时至今日,青海环保云平台初具成效,实现了青海环保行业三大转变。
转变一:实现青海环境信息资源从分散到跨部门共享。此前,省内相关环保数据分散在8个州(市)的不同应用中,而且数据都是以最原始的形态存在,缺乏统一的平台支撑。而环保云平台包括约10个数据中心的整合、超过90个系统的迁移部署。通过统一的环保综合信息化门户完成系统应用,整合全省环保数据资源,实现各类环境管理对象的全天候、全方位自动监控。
转变二:信息化建设从各自为政、分散建设,向信息中心统筹、集约化建设模式转变。过去,环保应用系统分散,主机利用率常年低于30%,对运维人员的需求呈增长趋势;并且系统上线速度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不断上升的成本也成为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环保云采用集中化部署,省级集中建设数据中心,未来州县不需要再投入建设,与原先州市自建完整信息系统相比,总体可节省50%左右的投入。同时,资源利用率提高100%,管理复杂度降低70%,传统方式下的资源配置平均需要2天时间,基于云平台只需10分钟。今后将按需求对全省各级环保部门进行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和业务应用的整合与集中。
转变三:信息化从环境管理工具,向逐步发挥综合决策作用转变。随着环保云的建成,更多从事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人员,逐渐向业务分析以及大数据分析转移,从而实现让更多数据反馈引导支撑政府环保决策。
青海环保云上能感知业务,下能动态调配资源,更重要的是,它将青海所有环保数据都集中到了统一平台,用一张图就能看懂的实施部署。作为行业样本,青海环保云建立了统一、集约化的云数据中心,不仅能够满足现阶段的业务需求,而且为未来大数据的延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青海环保云平台已完成对全省8个州市和46个县级环保部门在用的60余个应用系统的支撑,资源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并可实现对全省环保系统按需进行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
未来,随着环保业务的扩展和数据量的激增,环保云的优势越发凸显,目前,青海80%的环保业务已经部署到环保云,未来所有业务系统和应用都将统一部署到环保云,不仅实现集约化建设和统一运维,实现互联同享、协同办公,还可以充分提升环境管理效能。
畅想未来,李宏奇若有所思:“未来,大数据将在环保云端‘漫步’,用数据科学管理环境,用数据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青海的环保工作将如辽阔的高原大地般有着无限广阔的疆域。”(林玟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