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炒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上可用于脱发失眠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名医岳美中曾有个医案,一位男子才21岁,就已经快“地中海”了,头顶上有大量的斑秃连接成片,而且这事还影响了他的自信心,非常痛苦。他求医岳美中后,岳老只给他开了一味大剂量的茯苓,坚持两月余,复诊后基本痊愈。
我们经常见到的茯苓是白色的,还有一种茯苓是偏淡红色的,叫做赤茯苓,一般是茯苓皮下的那部分。为了区别,前一种称为白茯苓。
古人的经验认为,白茯苓偏于健脾,而赤茯苓偏于利湿。
茯苓是利水消肿第一药,味甘淡,中医认为“甘能补脾,淡能渗泄”,通过使用甘淡味的药物,使水湿向下渗利,从小便排泄而出,从而达到利水消肿的作用。
为什么茯苓可以用于斑秃、脱发呢?这篇黄药师跟你聊聊茯苓的几种最常见的应用。
茯苓主要有利水,健脾,宁心安神3方面的作用。
茯苓能健脾,适用于脾虚证,尤其是脾虚有湿的情况。脾虚常表现为进食减少,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疲倦乏力等,常与人参、白术、甘草等补气健脾药同用,起到健脾利水湿的作用,如四君子汤、千金养脾丸、参苓白术散等都含有茯苓。
为什么说脾虚和水肿有关呢?还是因为脾是运化水湿的,水湿运化失常,容易引起水肿。
茯苓为什么是利水第一药呢?因为它既能健脾补脾,又能利水,祛邪同时扶正,可用于寒、热、虚、实各类型的水肿。
比较有名的方子是《伤寒论》的五苓散:茯苓配伍猪苓、泽泻、桂枝、白术,用于外有表证,内停水湿,表现为头痛发热,水肿腹胀,呕吐腹泻,口渴但不想喝水,小便不利。
五苓散原料(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回到开篇脱发的小伙子的病案,茯苓之所以能让他头发再生,是因为有一种发秃,是因为水气上泛巅顶,侵蚀发根,使发根腐败而脱落所致。
茯苓利水湿,使得身体各处水湿从小便而泻出,湿浊一去,则头发生。因为头顶之湿一般药物难以抵达,所以需要加大剂量。(友情提示:不是所有脱发都适用哦!)
3、脾胃湿盛、痰饮
古人说:“痰饮必用茯苓”,反映的就是茯苓对于痰饮的作用。中医里的痰饮,就是水湿运化失常的病理产物。脾为生痰之源,茯苓既健脾又利水渗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常用于用于各类痰证及饮证。
痰证如二陈汤,茯苓配半夏、陈皮、甘草,常用于湿痰证,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易咳出,恶心呕吐,胸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厚腻。也就是我们说的“湿气重”。
二陈汤原料(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饮证,水饮停于胃,常见呕吐,眩晕,心悸,可用《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脾虚,脾运化功能失常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引起腹泻,常以茯苓配人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都有健脾止泻功效。
如果是湿盛腹泻,兼有水肿,小便不利,可用胃苓汤加减,以茯苓配苍术、陈皮、厚朴、泽泻、猪苓、白术等,祛湿和胃的同时健脾止泻。
婴幼儿腹泻,现代常以茯苓粉末炒用,或用山楂茯苓煎剂口服。
茯苓善利水,可以通利水道,也就是管小便不利,中医称之为淋证。
比如五淋散,茯苓配栀子、灯心草、冬葵子等清热通淋药,可以用于热淋,类似尿路感染、炎症,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短色深,淋漓不尽,或者有灼痛。
6、心悸、失眠、健忘证
茯苓可补益心脾,宁心安神,同时运化水湿,使水湿不能上凌于心,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心悸、心神不宁、失眠、健忘等。
有一种茯苓是中间有松根的,称为茯神,宁心安神的效果更好。
如归脾汤,以茯苓配人参、当归、酸枣仁等,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健忘失眠,面色萎黄,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女子月经过多或提前,便血等。有中成药归脾丸。
图片仅供参考,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茯苓部分有效成分不太溶于水,作汤剂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煎煮时间,更好的方法其实是把茯苓打碎成稻米一样大的颗粒,或者切成薄片,这样更好溶一些。
茯苓也可以打成粉末,放在粥里,或者吞服。
《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华临床中药学》《岳美中医学文集》《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中药学》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自黄药师健康手记。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
黄药师每日更新大家最关注的中药、中成药以及健康知识,欢迎您关注、点赞、转发、留言,我们一起长知识。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