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综合

麸炒薏苡仁的功效 基于仿生技术对薏苡仁麸炒过程中色泽气味变化研究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麸炒薏苡仁的功效的一些知识点,和基于仿生技术对薏苡仁麸炒过程中色泽气味变化研究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薏苡仁为禾本科薏苡属植物薏米Coixlacr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能,可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病症[2-6]。薏苡仁常见炮制方法有清炒[7]、糯米炒[8]、土炒[9]、姜汁炙[10]、盐制[11]等。目前《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收载薏苡仁炮制品种包括薏苡仁与麸炒薏苡仁。薏苡仁经麸炒处理,其性味归经从微寒变为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变为归脾、肺、肝、肾经;祛除了寒凉之性,其功效由利水渗湿转为利水祛湿[12]。除性味归经及功效上的改变,麸炒薏苡仁饮片在炮制过程中色泽与气味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目前并无相关研究及文献报道。

色泽与气味作为中药饮片性状特征的主要指标,是反映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信号,传统的色泽与气味判别多以人工为主,易受多种外界因素(如视觉、嗅觉、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主观性过大的缺点[13-15]。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质量评价手段已逐步应用于中药领域的研究,其中电子鼻与电子眼是最常用的2种手段[16-17]。

电子眼是一种识别、分析样品视觉信息的检测仪器,以国际照明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Illumination,CIE)色度空间系统为基础,可在条件相同的光源下引入明暗度(L*)、红绿色(a*)、黄蓝色(b*)3个指标对物体颜色进行客观量化,在中药材的采收[18]、基原鉴别[19]、质量评价[20]、真伪判断[21]方面均有应用。电子鼻,又称人工嗅觉系统,超快速气相电子鼻,作为一种新型的气味分析仪器,可实现定性或定量分析不同的气体样本,亦可将测得的气味成分定性,甚至浓度量化建模,具有检测灵敏和分析时间极短等优势,已广泛用于食品风味检测,品质品级分析以及中药气味物质基础等研究[22-24]。

本实验通过采用CM-5型分光测色仪(电子眼)及Heracles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对薏苡仁麸炒过程中色泽与气味信息进行客观量化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初步建立生薏苡仁及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质量评价模型,为今后麸炒薏苡仁饮片内在成分与外在性状的关联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期实现麸炒薏苡仁炮制终点的确定并为今后大生产、大流通中的在线检测控制提供参考。

CM-5型分光测色计,日本柯尼卡美能达有限公司,KONICAMINOLTA型;HeraclesNEO型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法国AlphaMOS公司,配备PALRSI型全自动顶空进样仪;HL-250型高速多功能粉碎机,上海塞耐机械有限公司;FA1104N型电子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DHG-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C21-SN216型多功能电磁炉,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TM750型红外测温仪,深圳市泰克曼电子有限公司。

1.2试剂与药材

正构烷烃nC6~nC16混合对照品,美国RESTEK公司,批号A10142930;麦麸,江西省南城县建洪中药饮片厂,批号201216;15批薏苡仁收集于安徽、贵州、云南、福建等7个产地,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陈建伟教授鉴定为禾本科薏苡属植物薏米C.lacr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分别编号S1~S15,具体见表1。

2.1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的制备

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薏苡仁项下收载麸炒薏苡仁炮制方法[1],以单国顺[25]研究确定的麸炒薏苡仁炮制工艺作为参考,选用所收集的15批薏苡仁分别制备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各15批次,供实验研究用。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制备工艺具体参数:炮制不及(S16~S30):炮制温度210~220℃,炮制时间30s,投麸量100∶20;炮制适中(S31~S45):炮制温度210~220℃,炮制时间60s,投麸量100∶20;炮制太过(S46~S60):炮制温度210~220℃,炮制时间90s,投麸量100∶20。结果见图1。

2.2基于电子眼的色泽分析

2.2.1样品制备

将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炮制不及、炮制适中、炮制太过)分别粉碎,过三号筛,备用。

2.2.2测量条件

测定光源D65,测定试场10°,视角测量口径为φ3mm,测量波长范围360~740nm,测量波长间隔10nm,照明光源脉冲氙灯,SCE模式(不包含镜面反射光),30mm,对仪器进行零校正(放置透明片、黑筒)与用户校正(放置透明片、白板)。

2.2.3样品检测

取样品粉末适量(4.0g),均匀平铺在测试皿内,测定,记录色度值(L*、a*、b*,其中L*值越大表示颜色越亮浅、a*值越大表示颜色越偏红、b*值越大表示颜色越偏黄[26])。

2.2.4精密度试验

取样品粉末(编号S1)适量(4.0g),按“2.2.3”项下方法连续测定6次,记录L*、a*、b*值。结果,上述色度值的RSD为0.87%~1.13%,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

2.2.5重复性试验

取样品粉末(编号S1)适量(4.0g),按“2.2.3”项下方法连续测定6次,记录L*、a*、b*值。结果,上述色度值的RSD为0.64%~1.09%,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2.6稳定性试验

取样品粉末(编号S1)适量(4.0g),按“2.2.3”项下方法,分别在室温下放置0、2、4、6、8、10、12、24h时进行测定L*、a*、b*值。结果,上述色度值的RSD为1.17%~2.31%,表明样品在室温下放置24h内稳定性良好。

2.2.7数据采集与处理

色泽采集软件为SpectraMagicNX,采用CIEL*a*b*色空间系统,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与Origin函数绘图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2.8样品色度值测定结果

参照“2.2.4”项下方法,采用电子眼对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粉末色度值进行测定,每份样品重复测量3次并记录平均值,结果见表2。

2.2.9秩和检验与秩相关性分析

将所收集的生薏苡仁与麸炒薏苡仁饮片分为4大类:I类为薏苡仁,II类为麸炒薏苡仁(炮制不及),III类为麸炒薏苡仁(炮制适中),IV类为麸炒薏苡仁(炮制太过)。通过表3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结果可知,L*、a*、b*的P值均小于0.01,均拒绝原假设,证明样品粉末色度值L*、a*、b*的分布不同,即样品色度值L*、a*、b*均可按照样品类别明显分为4类。再将样品粉末色度值L*、a*、b*作为变量分别与分组类别进行秩相关性检验。根据Spearman检验结果可知,样品粉末色度值L*、a*、b*与分组类别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果见表4。

2.2.10判别分析

根据“2.2.9”项所得结果,选用“2.2.9”项分类情况作为分组变量,选择薏苡仁与不同炮制麸炒薏苡仁饮片粉末色度值L*、a*、b*作为自变量,将收集到的60组相关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通过统计学分析建立区分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的判别函数并对数据进行交叉验证。

本研究共建立了区分生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典则判别函数与专属性判别函数。典则判别函数包含3个判别函数式:函数1(类别=1.048L*-3.712a*+0.857b*-80.388),函数2(类别=?0.161L*-4.134a*+3.355b*-24.698),函数3(类别=0.892L*+5.234a*-0.920b*-69.218)。基于上述3个判别函数式通过Origin函数绘图软件构建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典则判别三维散点图,由图2可知所构建典则判别函数可实现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的区分。

专属性判别函数包含4个判别函数式:薏苡仁=155.819L*-73.394a*+86.783b*-6944.386;麸炒薏苡仁(炮制不及)=150.996L*-94.469a*+111.879b*-6849.713;麸炒薏苡仁(炮制适中)=145.233L*-38.011a*+87.340b*-6170.924;麸炒薏苡仁(炮制太过)=115.879L*+53.093a*+66.178b*-4224.359,通过上述函数式可实现对薏苡仁及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的定性鉴别。同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交叉验证的判别率达100.00%,结果见表5。

2.2.11色泽变化规律分析

根据“2.2.10”项结果可知,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在色泽上存在明显差异,基于所收集数据构建薏苡仁麸炒过程中色度值变化趋势图,结果见图3。薏苡仁在麸炒过程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其明暗值L*呈下降趋势,红绿值a*呈上升趋势,黄蓝值b*从薏苡仁到炮制不及过程中呈上升趋势,从炮制不及到炮制适中呈下降趋势,从炮制适中到炮制太过又呈现上升趋势,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综上,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薏苡仁外观色泽整体呈变暗、变红、变黄的趋势。

2.2.12色度值参考范围

将所测得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粉末色度值通过SPSS26.0统计学软件处理并计算其色度值L*、a*、b*的95.00%置信区间,结果见表6。

2.3基于电子鼻的气味分析

2.3.1样品制备

2.3.2测量条件

本实验样品进样方式为顶空进样,为得到较好的分析结果,固定粉末进样量2.0g,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影响样品色谱峰较大的进样体积、孵化时间与孵化温度等关键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实验条件。

固定孵化温度60℃,孵化时间40min,考察进样体积3.0、3.5、4.0、4.5、5.0mL,结果发现当进样体积为4.0mL时,各色谱峰峰强度达到饱和,且峰形稳定,故选择其为最佳进样体积。

固定进样体积4.0mL,孵化时间40min,考察孵化温度45、50、55、60、65、70℃,结果发现当孵化温度为60℃时,各色谱峰峰高趋于饱和,峰形稳定,且温度过高不利于反映样品真实气味表达,故选择其为最佳孵化温度。

固定进样体积4.0mL,孵化温度60℃,考察孵化时间20、25、30、35、40、45min,结果发现当孵化时间为40min时,各色谱峰峰强度达到饱和,且峰形稳定,故选择其为最佳孵化时间。

HeraclesNEO型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检测生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挥发性气味物质具体检测参数:样品瓶体积20.0mL,样品量2.0g,进样量4.0mL,孵化温度60℃,孵化时间40min,进样速率125μL/s,进样持续时间21s,进样口温度200℃,捕集阱初始温度45℃,捕集阱分流速率10.0mL/min,捕集持续时间26s,捕集阱最终温度230℃,柱温初始温度48℃,程序升温方式:0.5℃/s至60℃,3℃/s至230℃,采集时间130s,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增益12。

2.3.3样品检测

精密称取生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炮制不及、炮制适中、炮制太过)样品粉末2.0g,置于20.0mL顶空进样瓶中,室温静置30min,采用HeraclesNEO型超快速气相电子鼻进行检测。

2.3.4精密度试验

取样品粉末(SP1)适量(2.0g)并精密称定,按“2.3.3”项下方法连续测定6次,记录各色谱峰峰面积。结果,上述各色谱峰峰面积的RSD为0.77%~1.67%,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

2.3.5重复性试验

取样品粉末(SP1)适量(2.0g)并精密称定,共称定6份样品,按“2.3.3”项下方法分别测定,记录各色谱峰峰面积。结果,上述各色谱峰峰面积的RSD为0.98%~1.83%,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3.6稳定性试验

取样品粉末(SP1)适量(2.0g)并精密称定,共称定8份样品,按“2.3.3”项下方法,分别在室温下放置0、2、4、6、8、10、12、24h时进行测定并记录各色谱峰峰面积。结果,上述色谱峰峰面积的RSD为1.13%~2.91%,表明样品在室温下放置24h内稳定性良好。

2.3.7数据采集与处理

采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使用HeraclesNEO电子鼻自带作图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及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factoranalysis,DFA),应用Excel2019与Origin2021绘图软件进行作图。

2.3.8麸炒薏苡仁饮片炮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鉴定

参照“2.3.3”项下方法,采用HeraclesNEO型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样品进行检测,每份样品重复测定3次。扣除空白组参考后,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样品在HeraclesNEO型超快速气相电子鼻2根不同极性色谱柱MXT-5(低极性)及MXT-1701(中极性)所得色谱峰详见图4、5。取各样品色谱峰峰面积均值,结合保留时间计算其在色谱柱上线性保留指数(retentionindex,RI)值,通过电子鼻自带数据库AroChemBaseNist标准数据库及文献报道等方法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详见表7。

2.3.9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PCA与DFA

PCA作为一种非监督学习的降维方法,通过正交变换将一组可能存在相关性的变量数据转换为一组线性不相关的变量,提取色谱图中几个能较大反映样品气味信息的特征值进行线性分类并得到可视化的二维散点图[27]。收集生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在HeraclesNEO型超快速气相电子鼻中传感器数据并采用PCA方法对上述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结果如图6所示:PCA识别指数为72,主成分1的贡献率为74.67%,主成分2的贡献率为21.68%,累积贡献率96.35%,能较好地反应所测样品原始数据中绝大部分气味信息。

不同样品点之间的距离反应不同样品间存在特异性差异的程度,生薏苡仁位于第3象限,麸炒薏苡仁(炮制不及)与麸炒薏苡仁(炮制适中)均位于第2象限,麸炒薏苡仁(炮制太过)位于第4象限,证明麸炒薏苡仁饮片炮制过程中从生品至麸炒薏苡仁(炮制不及)阶段与麸炒薏苡仁(炮制适中)至麸炒薏苡仁(炮制太过)阶段,气味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麸炒薏苡仁(炮制不及)至麸炒薏苡仁(炮制适中)阶段,样品间气味信息较为相似,气味变化趋于稳定。

DFA是在PCA法的基础上扩大组间差异,缩小组内差异[28],为验证PCA所得结果,对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进行DFA,结果发现判别因子1的贡献率为94.98%,判别因子2的贡献率为3.95%,累积贡献率98.93%。在DFA模型图中可以看出,生薏苡仁及不同炮制程度的麸炒薏苡仁分布区域在DF1与DF2上的分布均具有明显差别。整体来说,DFA判别模型结果与PCA判别模型结果相吻合,生薏苡仁及不同炮制程度的麸炒薏苡仁分布区域均集中且区分明显,可被清晰的聚为4类,说明以气味指纹图谱可对生薏苡仁及不同炮制程度的麸炒薏苡仁进行有效鉴别区分。进一步证明生薏苡仁及不同炮制程度的麸炒薏苡仁挥发性气味物质的种类与含量存在差异,结果如图7所示。

2.3.10麸炒薏苡仁炮制过程挥发性气味物质的组成情况及数量变化

美拉德反应作为近年来食品与中药研究领域的热点,在形成食物风味特征(例如颜色、香气和味道)中起重要作用[29],醛类和酮类等羰基化合物与食品中的氨基化合物(游离氨基酸、肽类等)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包括醛、酮、醇、呋喃、吡啶、及含氮或硫的杂环化合物在内的一系列香味化合物[30]。麸炒薏苡仁饮片在炮制过程中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变化可能与美拉德反应有关。通过“2.3.8”项对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样品中共鉴定出34种成分。根据化学结构的差异,上述34种成分共分成8类,包括烃类(11种)、胺类(3种)、醛类(2种)、醇类(5种)、酮类(3种)、酯类(4种)、醚类(2种)及其他类(4种)。

薏苡仁共检测出挥发性气味物质21种,包括烃类(8种)、胺类(1种)、醛类(1种)、醇类(4种)、酮类(2种)、酯类(2种)及其他(3种);至炮制不及阶段,相较于生品,该阶段挥发性气味物质在总体数量上有所增加,共检测出22种成分,其中胺类(1种)、醛类(1种)、醇类(4种)、酮类(2种)、酯类(2种)成分在种类数量上无变化,烃类化合物3-羟基壬烷消失并新增化合物2-丁烯,其他类新增化合物1-甲基-1H-吡咯;

至炮制适中阶段,相较于炮制不及阶段挥发性气味物质在总体数量上进一步增加,共检测出25种成分,其中胺类(1种)、醛类(1种)、醇类(4种)、酮类(2种)、酯类(2种)及其他类(4种)成分在种类数量上无变化,烃类新增化合物硝基乙烷与甲基环己烯,醚类化合物丁基二甲硫醚作为新类别化合物第1次出现;

至炮制太过阶段,相较于炮制适中阶段挥发性气味物质在总体数量上显著增加,共检测出31种成分,除其他类(4种)成分在种类数量上无变化外,烃类化合物2-甲基丁烷与硝基乙烷消失并新增化合物3-羟基壬烷,胺类新增化合物丙烯酰胺与苯胺,醛类新增化合物丙烯醛,醇类新增化合物丙二醇,酮类新增化合物甲基丁酮,酯类新增化合物辛内酯,醚类新增化合物1,4-二氧六环。具体见图8、9。

2.3.11麸炒薏苡仁炮制过程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含量变化

为进一步研究薏苡仁麸炒过程中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变化情况,将薏苡仁饮片麸炒过程中检测出的34种挥发性气味物质以最大峰面积为100%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进行热图分析,以实现直观表达薏苡仁麸炒过程中挥发性气味物质含量上的差异。颜色越偏向紫黑色表明成分含量越高,越偏向黄白色表明成分含量越低。结果如图10所示。在薏苡仁麸炒过程中,包括1-丁烯、2-丁烯、丙烯醛、乙硫醇、2-丁醇、乙偶姻、1,4-二氧六环、丙二醇、1-甲基-1H-吡咯、甲基环己烯、丁酸乙酯、丁基二甲硫醚、糠醇、辛内酯在内的14种成分含量变化比较明显。

结合表8中挥发性气味物质的感官信息,2-丁醇与乙偶姻作为薏苡仁阶段含量最高的2种气味物质,为薏苡仁生品贡献了强烈的、甜的、类似于木头的气味,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2-丁醇与乙偶姻的含量持续减少。1-丁烯、2-丁烯与乙硫醇从未炮制阶段到炮制适中阶段含量不断增加,到末期炮制太过阶段含量减少,这3种气味物质在薏苡仁麸炒过程中为其贡献强烈的类似于芳族的香气;丙烯醛、1,4-二氧六环、丙二醇、1-甲基-1H-吡咯、甲基环己烯、丁基二甲硫醚、糠醇在整个炮制过程中含量均持续增加,这几种气味物质在薏苡仁麸炒过程中贡献焦味、烟味与苦味,结合薏苡仁麸炒实际情况,至炮制适中阶段,麸炒薏苡仁饮片散发出一种焦香气味[31],在炮制过程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这种焦香气味越来越浓烈,焦香气味的出现及增强可能与上述成分的含量变化有关,其中2-乙烯与丁基二甲硫醚作为麸炒薏苡仁炮制不及阶段出现的2个新成分,可以作为麸炒薏苡仁炮制不及阶段气味差异标志物(指品种特有的,可作为定性依据的特征性气味成分);丙烯醛与甲基环己烯作为麸炒薏苡仁炮制适中阶段出现的2个新成分,可以作为麸炒薏苡仁炮制适中阶段气味差异标志物。

丁酸乙酯、辛内酯在末期炮制太过阶段含量才出现明显增加,这2类气味物质为炮制太过阶段的麸炒薏苡仁提供了强烈的类似于烘烤的、焦糖气味,结合在整个炮制过程中含量均持续增加的丙烯醛、1,4-二氧六环、丙二醇等挥发性气味物质贡献的焦味、烟味与苦味,使得薏苡仁在炮制太过阶段呈现出浓烈的焦糊气味,其中辛内酯为麸炒薏苡仁炮制太过阶段新出现的成分,1-甲基-1H-吡咯含量增长约为炮制适中阶段10倍,此外,美拉德反应形成的吡咯等化合物会产生一些令人不悦的味道[32],故上述2种成分可作为麸炒薏苡仁炮制太过阶段气味差异标志物。其他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含量变化情况相较于上述14种挥发性气味物质不明显。

性状鉴别作为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在中药材真伪优劣评判、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传统的性状判别以人作为评判主体,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仿生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中药领域,相较于传统经验式性状判别,采用仿生技术进行的性状鉴别具有操作简单、迅速、客观、准确等优点。色泽与气味作为性状鉴别中的主要特征指标,对其进行鉴别的电子眼与电子鼻仿生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药材基源鉴别[33]、外观性状与内在成分相关性研究[34-35]、硫熏鉴别[36-37]、种源区分[38]等中药研究。

薏苡仁在麸炒过程中色泽与气味均发生了明显改变,本课题组采用电子眼与超快速气相电子鼻2种仿生技术对麸炒过程中色泽与气味进行客观量化,通过对比分析薏苡仁不同炮制阶段色泽气味变化情况,探究薏苡仁麸炒过程中色泽与气味的变化规律。

电子眼结果表明,麸炒过程中薏苡仁的色度值L*不断降低,a*与b*整体上均不断增加,其在外观色泽上的表现为整体上呈现变暗、变红、变黄的变化趋势,可能与美拉德反应的褐变作用有关[39]。电子鼻结果表明,薏苡仁麸炒过程中气味成分发生了“量”与“质”的变化。2-丁醇与乙偶姻作为生薏苡仁阶段含量最高的2种气味物质,为生薏苡仁中的标志性成分,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上述成分的含量不断降低。

随着麸炒至适中阶段,1-丁烯、2-丁烯、乙硫醇、丙烯醛等成分含量持续升高,共同为麸炒薏苡仁饮片贡献“焦香”气味,2-乙烯与丁基二甲硫醚可作为麸炒薏苡仁炮制不及阶段气味差异标志物;丙烯醛与甲基环己烯可作为麸炒薏苡仁炮制适中阶段气味差异标志物。至炮制太过阶段,乙硫醇等“香”味成分含量降低,丙烯醛等“焦”味成分与丁酸乙酯、辛内酯“苦”味成分共同构成炮制太过麸炒薏苡仁饮片的“焦糊”气味,辛内酯与1-甲基-1H-吡咯可作为麸炒薏苡仁炮制太过阶段气味差异标志物。通过PCA与DFA均可实现生薏苡仁与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的区分。

本实验将传统性状中的色泽与气味通过电子眼、电子鼻仿生技术进行数字量化,运用到麸炒薏苡仁炮制过程的研究中,克服了传统经验判别主观性过大的缺点,使本研究更加准确、客观,为中药炮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由于麸炒薏苡仁炒制时间较短,色泽变化较快,同时麸炒薏苡仁炮制不及与炮制适中阶段气味成分更多为“量变”,本研究对于上述2种炮制程度的区分及炮制终点的判定仍有不足,本课题组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对麸炒薏苡仁饮片炮制过程中内在成分的改变与外在性状的改变进行关联性分析,并确定生薏苡仁及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相关质量标志物,以期进一步探究麸炒薏苡仁炮制过程中的整体变化情况,实现麸炒薏苡仁炮制过程的控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来源:陈鹏,肖晓燕,梅茜,李林,毛春芹,刘明贵,陆兔林,徐葱茏.基于仿生技术对薏苡仁麸炒过程中色泽气味变化研究[J].中草药,2022,53(14):4285-4297.

关于麸炒薏苡仁的功效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