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姨妈刚走是安全期吗和齁贵舍不得扔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自从有了宝宝,很多家庭的药箱一直都是满满的。拆开的,没拆的,发烧的、咳嗽的,一大堆。
家里准备常用药是个好习惯,但是,一定要经常检查一下,意识避免有些药物已经过期,二是要注意已经打开的药物,是不是“超期”了,因为药物的保质期,可不等于使用期限。
一、药品的保质期是什么?
药品的保质期是指未开封的药品在符合要求的贮存条件下,保证药物质量的期限,一般用有效期或失效期来表示。
药品的有效期通常标注在外包装或者说明书中。例如标注“有效期至2022年3月”,那就表明这个药在2022年3月31日之前是有效的。
但开头就说了,保质期并不等于使用有效期,这里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药品的原包装有没有被拆开,二是有没有按要求存放。
药品一旦拆开,有效期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一些老人或者是记忆力比较差的人,为了防止记错或是吃错药,通常会提前把一周需要吃的药都拿出来,放到一个便携药盒里。这种放药的方法,其实是不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尤其是那些原本用铝箔包装的药品。因为药物在铝箔中能有效防止分子发生分解或化学反应,同时也能阻断空气杜绝氧化反应。一旦拆开包装放在便携盒里,这些可能发生的反应或分解会让药物疗效下降。
二、药品的有效期是怎样确定的?过了有效期的药还可以服用吗?
一般情况下,药厂或研究机构会在药物正式投放市场前对其稳定性进行长期试验,在同样的存放条件下,会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取样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药品刚出产时对比。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检测的药物活性不低于95%,那么这个时间段就是药品的有效期。例如针对某个药品,在第36个月抽样检测时活性不低于95%,那么它的有效期就认同为36个月。所以,有效期仅代表药品生产商能够确保的药物有效时间。
过了有效期的药物,是不是就没效用了?会不会有毒呢?
这些问题其实没有确切的答案。因为绝大多数药品开发商会从成本和销量的角度出发,不会对过了有效期的药物进行活性检测。
(1)胰岛素,过了有效期后药物分子可能会发生分解或化学反应;
(2)用于心绞痛(胸痛)的口服药物,一旦打开药瓶,可能会很快失效;
(3)注射类药物,如果变色或变得浑浊,应停止使用;
(4)生物类制品、疫苗或血液制品可能会迅速降解;
(5)含有防腐剂的药物,过期后溶液中容易滋生细菌。
所以,过期药物最好不要服用,因为药物的安全性没有保障。
三、平常我们应如何正确保存药品呢?
药品如何贮存一般都会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通常会在温度、湿度和光照几个方面有所要求。
常温(室温)储存的温度一般10-30℃之间,通常默认的室温不超过25℃;阴凉处存放的温度一般低于20℃;冷藏保存,是指存放温度在2℃-8℃之间。
另外药品储存时还要考虑湿度。一般来说,存放药品的环境中空气湿度在45%-75%为宜。
同时尽量不要将药物放在阳光直晒的地方。日常常用的非处方药,最好放在阴凉、干燥及避光的地方。
最后温馨提醒一下:
1.买药后,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中要求的贮存条件来存放药品。
2.如果买回来的药是瓶装等非独立包装,那么最好在第一次开封使用的时候在外包装上写上时间,这样下次再用就容易判断是否过期。
3.建议定期查看家庭药箱,并将那些过期的或者外观有明显变化的药品清理掉。
4.口服液体制剂,不要用嘴巴直接接触瓶口,因为这样既掌握不准剂量,也容易造成药物污染,最好使用量杯。不小心多倒出来的液体药品,不能再倒回原瓶中。
文章分享结束,姨妈刚走是安全期吗和齁贵舍不得扔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